40岁以上女性最容易得青光眼

2017-07-08 08:12:07 来源:
分享:

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对眼睛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影响,假设日温差大,会影响眼部神经调控造成青光眼发作,因此该类青光眼的复发多产生在冬季。

不要误以为是感冒胃肠炎

中山东大学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教授表示,人的眼球里面会产生液体,称为“房水”,它是营养物质。房水要流通,需要通过1道重要的“门”——“房角”。中国人与西方人的眼部解剖结构不同,中国人眼球前后径短,前房深度浅,40岁以上女性最容易得青光眼,容易出现“房角”狭窄的情况。当气候变化时,带来的强烈刺激会影响眼部神经调控,进而影响晶体的调理致使失调,使前房更加变浅,原来就狭窄的房角差不多堵上了。房水流不出去,引致眼压升高,到1定“临界点”,青光眼就发作了。

在中国青光眼病发率约1%。如果是40岁以上的妇女,病发率更高至2%~2.5%。这是由于受生理因素影响,40岁以上女性最容易得青光眼,40岁以上女性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不平衡,增加了病发危险。

有时候病人觉得眼球胀痛,视力有所降落,但对平常生活影响不大,其实这已敲响了青光眼复发的警钟了。继续发展下去,病人会忽然间发觉眼睛剧烈作痛,同侧头痛,伴随视力的急剧降落,看灯光时有彩虹似的光圈,部份人还会出现恶心、呕吐等反应。这时候,1定要尽快到医院求治。

40岁以上女性是多发人群

青光眼发作不容忽视,葛主任强调:“如果青光眼急性发作延续24小时以上,而不及时进行药物配合手术的治疗,延续的高压将致使视神经的萎缩,而视神经侵害是不可逆转的,即便再动手术挽救,就算不盲视力也将严重受创。”他提示,以往有病人发作以后,由于症状的类似,以为自己得了感冒、胃肠炎或偏头痛,折腾了好久才知道去看眼科,耽误了医治。

葛教授建议,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女性,和有青光眼家族史者,或糖尿病、血管硬化、高血压的病人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。他们应当3个月到半年定期找医生做1次眼保健检查,只须几分钟时间,诊断率在95%以上。1些初期的症状,患者本身没有明显感觉,但在仪器中即可清楚显示,便可进行初期的激光干预治疗,40岁以上女性最容易得青光眼。

勿从热的地方立即到寒处

青光眼患者冬季应注意保暖。要注意天气预报,特别是冷空气的活动情况,当有冷空气过境时要尽量避免外出,少受寒气刺激,有时受凉感冒后打喷嚏等外界刺激也会招惹青光眼发作。尽可能不要从热的地方立即到寒冷处,以避免引发眼压波动。同时保持心态平衡,忌大喜大怒、暴饮暴食、吸烟饮酒等不良刺激。

发现青光眼后,在接受医治的同时,患者情绪不能急躁,生活中要保持达观,以避免情绪激动引发血压波动升高,从而导致眼压再升高。同时应当多走动、漫步,由于缺氧会对血管造成侵害,青光眼就是血管出现异常的表现。虽然多喝水是保健的必要手段,但青光眼患者1天摄取1~1.5升水就够了。饮水过量会出现水肿,引发动脉血压升高。少喝浓咖啡和茶。

葛教授还提示患者,1些降眼压药物能起到良好的降眼压医治作用,但这些药品毒副作用大,1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不能自行到药店购买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