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表示:治疗青光眼重在心理治疗

2017-05-02 15:24:16 来源:
分享:

有资料显示,青光眼病发率约为0.21%~1.64%,40岁以上的人群高达3.5%,65岁后可达4%~7%,是全球第2致盲因素,仅次于白内障。

专家特别强调,1旦得了青光眼,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:

首先,要保持起居规律,不要熬夜。睡觉前比较好用热水洗洗脚,以改良血液循环,有益睡眠。保持情绪稳定,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对待,切勿过喜过悲。

其次,要控制饮水量,每次不超过250ml,总量不超过2000ml,避免饮水过量引发血浆渗透压降落,房水产生增多,致使眼压升高。另外,看书、写字、玩电脑等保持时间应在20~30分钟之内,休息10分钟后可再继续。尽可能别在黑暗处停留,不要戴墨镜,因在暗光下瞳孔会生理性散大,易引发眼压升高。

第3,饮食要平淡,宜吃8分饱。适当吃些青菜、水果和红薯,少吃或不吃辛辣食品。养成1天1次定时大便的习惯,避免便秘,以免因用力排便而致使眼压升高。

第4,别穿紧颈或紧身衣服,以避免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。避免长时间低头,睡觉时枕头稍高1些,避免头部充血引发眼压升高。同时要禁烟,以防尼古丁引发视网膜血管痉挛而加重视神经的缺血性侵害。

专家表示,生活中注意改变1些引发眼压升高或青光眼发作的习惯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可以减少眼压升高和青光眼的发作。

医治青光眼重在心理医治,那末心理医治有哪些方法

现在主要的心理医治法有支持性心理医治、暗示和催眠疗法、松弛和生物反馈疗法等。而在国内,关于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心理医治,目前还是空白。支持性心理医治是目前最经常使用的心理医治方法。

据调查,青光眼患者对青光眼疾病的知识了解很少,简单的知识宣教可以提高病人的允从性。暗示和催眠疗法可下降肌肉紧张度,改良循环系统(特别是血管末梢)、自主神经系统、免疫、内分泌系统等,从而减轻应激,消除焦虑、紧张等消极情绪,避免房角关闭,下降眼压,对青光眼患者非常有益,是目前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医治的经常使用方法。

松弛和生物反馈疗法可促使全身或局部(眼部)肌肉放松,稳定情绪,改良睡眠,调理植物神经系统,下降血压、心率,舒张血管,下降皮质醇水平,增强免疫力,纠正眼球异常运动,从而下降眼压。国外除利用基本松弛和生物反馈疗法外,还有视觉想象松弛疗法、自我调理脸部紧张度、生物反馈松弛疗法等。心理医治虽不能取代药物和手术医治,但可以减缓症状,提高药物、手术医治的疗效,避免病情波动,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
分享:
52